第367期 吃播與穿越劇,你想選?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:
民以食為天,生物們也是,生物決定要在溪裡的在哪些地方生活、甚至定居,除了環境宜居(比如水溫、溶氧等),充足的食物來源也是至關重要!
 
溪流的魚兒們持續在溪流中上演吃播,調查員透過長期的監測將吃播主們的食性與吃相記錄下來,現已更新至【島讀河溪】網站中,歡迎大家點選觀看,挑選喜歡的溪流吃播主陪伴共餐。
 
田寮洋九月至十二月間進入候鳥過境與冬候鳥到訪的季節,同步更新現地鳥況與大家分享。這段期間鳥況變化較快,調查員除了定點計數法外,也採取穿越線法,調查頻度則由每月1次調整為最少兩週1次,為得是更清楚了解遠道而來的嬌客的種類與數量變化,與這段期間候鳥的棲地利用情況,以檢視水鳥棲地營造的工作成效。

RiverEat (應該)都點得到

水間穿梭的生物擁有各異的體型與食性,覓食策略也大不相同,你知道他們愛去哪裡吃飯嗎?就讓溪流裡的吃播主來介紹幾個熱門地點:
🍣迴轉壽司
嘩啦啦的跌水處會送來各種掉落物,無論是大的昆蟲動物,還是小的碎屑,跌水下方總是能看到各有所好的老饕們

🌿素食buffet吃到飽
陽光照得到的塊石上,藻類「欣欣向榮」,無限量供應給茹素者或是今天不想吃肉的雜食者。

🍡大型觀光夜市
潭區或平緩的下游,放慢的水流使得各種東西沉積河床,什麼都有、什麼都不奇怪

今晚想跟溪流生物一起用餐嗎? #島讀河溪 #內容更新
魚以食為天

穿越田寮洋

每一波東北季風,都牽動鳥友來田寮洋找鳥的心緒,一天早晨收到調查員來訊『有董雞』、『還有斑脇秧雞,超扯!』。
小編匆匆趕到,現場瀰漫在興奮但低語的氛圍裡,大家瞄準遠方水田跟田埂間的草堆,歡迎遠方冒雨過來的他。因為農民提早翻田,提供了夠大的水田腹地,加上不施除草劑所保留的草叢,讓這些隱士型稀有鳥兒,可以跟人類保持足夠距離、安心活動。

調查員繼續走穿越線調查,小編認份跟著,小鵐、黑頭鵐、野鵐、黑鳶9隻、鷺鷥成群、紅隼、魚鷹、黃鶺鴒成群分散、田鷸、尖尾濱鷸.、赤頸鴨、琵嘴鴨、鴛鴦...走完一輪,調查朋友總結4小時的調查『至少有63種』😍~
尋鳥之心蕩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