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期:放暑假囉~經典99衝一波!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:
不是什麼都不要,而是減去多餘,將他人的期待放下,調整自己與物質、人際間的關係,這是近十年在個人態度或者人生管理上備受推崇的生活哲學【減法生活】。而套用在河川治理上亦適用,有時候溪流只需要微創手術,就可以化解防減災與生態系健康的衝突。每條溪有每條溪的特性,從一條河的樣貌來把脈,瞭解自然運作方式,對症下診找到癥結點,再決定治理的方式。
 
六月份的經典雜誌《溪望再現:減法工程尋回流域生命力》,以宜蘭大溪川、南投種瓜坑溪 兩條溪流為例,審視台灣的河川治理。其中大溪川為人禾長期關注的溪流之一,提供了報導所需的基礎資料與溪流環境變化的長期觀察,邀請大家一起看看經典雜誌299期,了解大溪川最新發展與變化。
 
端午後,正式邁入夏天,緊接著學生們要放暑假了,人禾在環境教育推廣方面,除了長期合作的學習場域有固定辦理暑期兒童營隊活動外,本年度針對不同的對象與需求推薦活動,若您是教育推廣者,請把握【♻資源循環議題】進修學習的課程,課程內容有知識性的專題演講,也有案例參訪,兩者搭配印證學習。
 
若要趁暑假凝聚(考驗)親朋好友的情感,可組隊比拚需動腦又動腳的【封林訣】,這是一款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場域特色設計,十分經典的實境解謎遊戲,恰逢今年度園區99歲,暑假期間直接推出與園區同歲$99的優惠價,闖關完成還有專屬紀念禮🎁。
 
📢畢業生們請看過來,你嚮往與大自然共同成長的工作嗎? 歡迎加入人禾、為環境一起努力。誠摯招募【保育處專案執行】2名、【和禾聚落專案執行】1名。

溪望再現
減法工程尋回流域生命力

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的大溪川,全長約8公里,是一條獨流溪,曾因整治而得到公共工程金質獎。整治變身後,溪床拓寬了,兩岸草生地清理了,還有7座各有獨特造型的固床工,整潔漂亮,但卻開始出現斷流,原本溪裡豐富的魚蝦蟹類生態,也漸漸消失了。

要在大水來時守護人類安全,一定要伴隨其他物種犧牲才能成全⁉
在流域公民為生態請命下,2017年起,水保局臺北分局與生態團體、在地社區持續協調溝通,委請生態顧問調查大溪川生態、累積更多基礎資料,於2020年8月,嘗試性打開第一固床工低水流路,讓廊道暢通。

隔年,枯水期的乾涸長度明顯縮短,指標物種如無棘腹囊海龍、格紋中鋸鯻等也往上擴大棲地,人禾記錄到改變:「剛從仔稚魚蛻變成小鰕虎的路隊通過;甚至是漁市可見的甘仔魚和紅槽,也都回來覓食了。」

2022年時,臺北分局再一口氣優化第二到第五道固床工......。
📖全文請詳:經典雜誌299期 《溪望再現:減法工程尋回流域生命力》
魚蝦回來了

112年度資源循環議題
種子教師培訓

隨著經濟發展與能資源過度消耗,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越來越稀少,世界各國無不卯足全力爭奪競爭著。而對於高度仰賴進口、99%資源由外輸入的台灣,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我們如何讓資源有效重複利用、創造更大的價值?

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針對「校園資源循環議題」,辦理環境教育種子教師培訓系列活動,邀請全臺國中小學及高中職之教職員、環境教育人員一同了解資源循環內涵,並將友善環境作為帶回校園進行推廣,引領學生於日常生活中落實、向下扎根。
成為種子

羅東林業文化園區《封林訣》

☀夏日烈陽下,一陣微風撫過羅東林場的貯木池
看似一片祥和的風景中,卻有股黑暗力量蠢蠢欲動…...

如果你厭倦了在景點只能拍照打卡,如果告示板的知識總讓你感到無聊,那就快來接受「封林訣」的考驗~

結合實境解謎尋寶遊戲,在富有林業歷史的羅東林場冒險解題,考驗你的體力與智慧,和親朋好友們一同破關,還有【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紀念桌遊套卡】讓你帶回家。

直接揹起背包,🏃衝一波有趣的林場之旅吧!
召喚守護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