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期 從協議到協力,復原生物多樣性!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:
地球日、國際生物多樣性日,四、五月份接連兩個重要的環境日,也是每年提醒大家環境資源永續重要的月份。今年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為「從協議到協力:復原生物多樣性」,這無疑傳遞了非常重要的訊息為〝將共識落實,付出行動吧!〞。對此,我們樂見,也有所期待。

健全的生態系提供了多元的產品與服務,包括水循環、食物供給、氣候調節、文化美學等等,這些都是生態系服務價值的具體展現,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。而「生物多樣性」一直是維持生態系服務功能的重點工作,人禾也以生物多樣性角度,持續進行物種監測保全、棲地維護營造等相關保育工作的推進。

比如貢寮和禾水梯田超過900種的物種紀錄、田寮洋濕地全臺數一數二鳥類資源🕊、三芝水田生態系裡的指標「庇護物種」唐水蛇🐍、石門尚有少數原生族群的台北赤蛙🐸、以及關注東北角與宜蘭溪流環境中的洄游魚蟹🐟等等。我們透過持續累積記錄環境與生物資料,進行政策溝通與行動策略的建置,也創造多元參與的方案,而除了地方夥伴的參與外,更希望能有大眾的支持,保育行動才有可能永續,否則只是曇花一現。

「從協議到協力:復原生物多樣性」,邀請您在能力所及,一起做出行動!

種出台北赤蛙的家

上回我們在阿里磅的茶園「豐收」了不少茶菁,這回,要來跟大家分曉成果啦!採摘後的茶菁來到了「草里茶場 一良茶屋 」,準備經過萎凋、揉捻、發酵、烘乾、挑梗等數道工序,製成「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」。

平舖在笳笠上的茶菁進行萎凋,將水分慢慢排除。再藉由揉捻使茶葉捲曲形成條索狀、破壞茶葉的細胞組織,促使茶葉中多元酚氧化酶及兒茶素反應,發酵後才能生成紅茶的色澤風味及品質。

鏘~鏘~鏘~強,成果揭曉,茶一入口,完全沒有苦澀味,只有紅茶的香氣跟入喉回甘的感受,而將茶葉泡置30分鐘、1小時、2小時候進行測試,也都沒有久泡會澀的狀況。看來今年春茶的成果很成功,而在品嘗的過程中,也感受到為何春茶的滋味自古至今都讓人難以忘懷。隨著茶樹產量逐季提升,相信我們的阿里磅台北赤蛙🐸紅茶上市與大家見面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,請繼續期待唷。
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

種出蜻蜓豆娘的成年禮舞台

和禾水梯田種的不只是水蹈,更是為了種出多樣的水草與水生生物,這季節邁入了蜻蜓豆娘們的畢業季,他們爬上挺立水中的植株,經過一個晚上或清晨,完成登大人的成年禮。

每一個和禾農民,都是蜻蛉學校的校長!翻犁行為讓水梯田重啟演替,可以重新長出成年禮舞台;終年蓄水不放乾,提供穩定環境與食源。

目前貢寮和禾水梯田一共有52種蜻蜓豆娘的紀錄,在這生物多樣性月份,一起來看看水梯田蜻蛉的畢業紀念冊吧!以口或以行動支持農民校長,繼續為可愛的蜻蛉同學們辦學喔。
和禾蜻蛉的畢業紀念冊

種出候鳥休息站

台灣有最多種鳥類打(ㄕ)卡(ㄈㄟˊ)灌溉的水田就在這裡!
🕊鳥界話題熱度"S級"的棲地~田寮洋,為什麼這裡的卡司陣容這麼龐大?
1.位於「東亞-澳洲遷徙線」上的休息站。
2.雪山山脈林鳥,冬天降遷首選。
3.背後有一群鳥友,友善找鳥、默默進行生態紀錄大力支持。
最後還有...
4.雙玉里的農民,跟自然營力一起維持了這裡旱田、水田、竹林、森林、草叢、埤塘、溪流的多樣棲地,任君挑選。

截至目前為止,田寮洋歷年統計鳥種數是354種,成為台灣最多鳥打(ㄕ)卡(ㄈㄟˊ)熱點NO1!每口米飯吃進去都是他們遠道而來或就近方便的「精華轉化」唷!
「田寮洋」站到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