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期 感恩的月份兼容的價值~羽豐年禮開賣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:

關於河溪保育,今年的調查進入整合階段,推廣努力也在近日進行成效評估,作為來年保育工作規劃的參考基礎。研究員在溪流觀察的紀錄中,石頭是不斷被提及的重要影響元素,因為石頭讓溪流棲地環境更加多元且有生機,一起看看研究員所觀察到石頭在溪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。

在金門植物園的駐點工作近五年,透過不定期分享金門大小事,舉凡生態、景觀、風俗等,都與常民的生活脈動息息相關,透過持續觀察與分享,希望讓讀者能看見金門的獨特,這是在地環境與島嶼文化之間充滿情感的故事。

而歲末將近,「信鳥到站」羽豐米以感恩的心,🙏邀請大家持續關注田寮洋濕地的保育推動,而友善農友們的收成則是餐桌上最美麗的風景。於是,這份應景的年節好禮隨之誕生,為好友及家人,羽豐禮盒🎁與您分享!

石頭扮演什麼角色

一條溪流環境,是由地形地勢、地質、水、砂石、生物、植披等元素交互作用共同形成。而這大大小小的石頭,不管在哪個溪流段,都產生消能的作用,影響水流速度與方向外,也讓該溪流段水域有了深淺變化,可符合各生物對不同棲地的需求,形成的深水域也成為枯水期的保命庇護區。

如果說構成河溪的第一要素是「水」,排第二的一定是「石頭」!溪裡所有生物的一生當中,都有片刻依賴著石頭,他們發揮創意成家、產卵、育兒、度日子……如果溪裡有自治政府,課徵〝石頭使用稅〞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吧❗
無所不在的石頭

金門觀察筆記

隨著一年的時間推移,金門觀察筆記從戰地文化、植物、民俗、信仰等不同的角度分享人禾的所見所聞,希望大家有機會到金門走走時,可以不僅看熱鬧,也有不少有趣的門道可以瞧見金門之美。

食物往往承載了在地環境資源與文化特色,想要了解一個地方,〝吃〞是一種非常重要也引人入勝的途徑。既然如此,怎麼能忘了談談金門的「美食」呢!😋品嚐著這些美味佳餚的同時,好像也把金門的環境與文化給「吞下肚」然後變成身體記憶了,也有著更認識這片土地的感受。

風吹日曬飄飄然「白色麵線糊」、檳榔心芋「芋頭冰」、下午茶必備金城「滿煎糕(蠻煎ㄉㄜ)」,精選幾道金門人成長過程,絕對都有吃過的在地小點心。
想吃哪一道

【信鳥到站】田寮洋羽豐好禮

今年冬季一如往昔,一群群飛越汪洋的候鳥🕊再度造訪了田寮洋濕地。旅人們在火車上遠眺的田寮洋,水田、菜畦、溪流、埤塘、森林、草澤等環境多樣,在這北迴幹線交錯、信鳥南北遷飛的節點上,是鳥與人交會的驛站。

我們在此,感受到農夫們的情意深重,願意和來自北方的嬌客分享土地,金黃的稻田🌾中夾雜墨綠野草,也堅持不用農藥與除草劑,休耕期間提早翻犁維持湛水地貌,營造了適合水鳥的棲地。

在歲末的感恩時刻,友善大地的生機是健康好禮,是甘醇心意,誠摯地與您分享,也邀請您與最愛的人分享🙏。
送禮也能做保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