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9期 替生物遞出一封共好住宅申請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:

人禾負責不同區域保育工作的夥伴傳來了第一手的觀察:田寮洋在候鳥棲地營造與監測的過程中,推動友善環境的除草方式,並且適度地在某些區塊降低人為管理的頻度,從除草程度不一的圳路可觀察到的蜻蛉目數量即有顯著的落差,人工水泥護岸、坡面平滑陡峭構造物明顯不受蜻蜓青睞。

而緊鄰的無名溪屬雙溪河流域上游,近日是毛蟹🦀回溯至上游的時節,團隊在田寮洋鄰近無名溪匯流口觀察,被整治成三面平滑的溪溝,使得多數幼體的上溯路徑被侷限在兩側,也因排水孔誘導而迷失了上溯路線,增高其物種續存的風險,得承認目前我們所建造的世界似乎未納入其他物種的生命需求。

溪流調查員則在這個月回傳了銀白甜根子花海的美麗景色,自然的溪流環境為生物留有所需的生活環境,也預留河溪擺盪的空間,同時亦保障了人類生命與財產,這樣的方式惠益了各物種的需求。

在尋求共好的思考中,讓我們一起將地球上的其他物種也納入共好的一環吧!

田寮洋水圳生態

跟隨牠們的身影來到水圳,映入眼簾的是茂密及腰的圳邊植被🌿,只見數隻白痣珈蟌靜靜地停歇在葉片上,伴隨圳裡潺潺流水流淌於牠們身下,這裡是蜻蛉目的休憩站、生物的鄰蔽區域。水圳與圳邊所蘊藏的生物量超乎我們的想像😯,從圳裡的底泥、水體到圳邊的植被帶都是牠們的生活空間。

如何能為這幼小的身影營造更多的生息機會呢?請見我們調查團隊的第一手報導,期盼漸漸讓水圳生態完整農田生態系。
蜻蜓的暫歇所

變動河灘地的大功用

火車過河的那一天,不知道你是否也注意到,除了沿途的選舉旗幟之外,最近的河上風景不一樣了!秋冬季進入豐雨期的東部,有剛被水刮過露出的裸露石礫泥灘地之外,也有的地方閃耀著銀白甜根子花海。

河床上每逢大水就變動的低灘地及甜根子,就在經常被水搬動又重新堆積的灘地區域。水面下是飽含水分的多孔隙棲地,形成河道上的水質淨化處理場,也是魚蝦蟹🐟🦐🦀可以自己形塑的棲身之所。這是變動河灘地的大功能,提供生物棲地與庇護,也協助了河防安全及較好水質的維持。
看看河溪的潰縮區

水田一少年之事件簿

「謎底全都解開了!」我以我爺爺---名偵探水田一耕助的名譽發誓!勢必解開「🦀螃蟹失蹤的謎團!」。在一個雨夜裡,雙溪河因連日豪雨水位暴漲又逐漸退去,海裡長成大眼幼體的字紋弓蟹察覺時機成熟,便順著上漲的潮汐來到小溪與主河的匯流口。

觀察匯流口開始上溯的大眼幼體,有兩種移動模式:一種是在水流中展開腹節,拍打著逆流而上;另一種是上岸,緣岩壁、植株或溪流灘岸與塊石行走。沿著匯流口向上、短短50公尺的上溯路程,大批部隊只剩零星個體。而「他們到底從哪裡開始消失⁉」
螃蟹上溯失蹤事件

水梯田乾旱試煉之田壁修復術

修復田壁是個大工程,貢寮的先人們與現在的我們總擔心田壁滑落。今年山上水梯田也面臨極端氣候的進行式,6月中旬的大旱,讓終年蓄水的和禾水梯田也無法抵擋,許多田壁在大旱期間因異常的氣候出現較多的裂隙。

當9月開始下雨後,陸續就傳來農戶夥伴田區田壁崩落的訊息,大雨沿著田埂旁乾旱產生的裂隙沖刷切割,失去支撐的田壁更加脆弱,滑落的規模較往年更顯著,於是田壁修復成為今年年末工作重點👨‍🌾。
土壁 or not 土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