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期 一點一滴的繼續積累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:

一場東北季風,讓位在東北角與宜蘭的氣溫驟降,連日的大雨,讓田邊的水圳幾近滿溢。和禾的夥伴在雨季來臨前將埤塘(山村稱埤巖)修補完成,倒是恰好把握住這波降雨🌧,希望修補後的埤塘蓄水量讓來年的夏日久旱能更從容面對。
 
人禾的調查員也把握住年度「趴溪」調查的尾聲,持續觀察與紀錄。年初時將觀察經驗、資料收集與研究歸納為一冊紀錄,在這段時間則努力精修與調整閱覽的順暢度,將內容呈現於網頁頁面「島讀河溪」,目前大致整理完備,希望能讓有興趣從事溪流觀察與教學的夥伴能更易上手。
 
戶外教學與到校推廣正值場次辦理時刻,人禾這幾年發展自有教材一年一產出,至今已累積出版多套環境教育教材,過程收到不少迴響,也聽到了教學者的需求。在疫情逐漸鬆綁的這刻,提供教材與教具的出借服務,透過共享讓教學場合中能激發更好的學習樂趣與效果,還請大家多多運用。
 
最後與大家分享,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經典課程「林場小學堂」花絮,課程內容圍繞在森林主題,教學方式除了透過感受,也有科學實驗與實證的部分,甚至還到街坊巷弄發現森林就在生活周遭,若身為成人的你對森林也有興趣,也可鎖定🌳「從林開始」主題講座。

貢寮水梯田百年埤巖復復修!

今夏收割後,因為久旱不雨,水梯田一度局部乾枯,讓和禾的〝菜〞青農,十分擔心田裡的水草與生物。看著豔陽放大絕,心裡盤算這樣下去,來年該如何是好🤔?

於是~敲了農戶時間,想把150年老埤巖(埤塘)修一修,把保水技術學起來,也讓水可以留在山上更久,讓來年的埤塘功能發揮到最大。趁這個冬春蓄留雨水,到來年夏天久旱時,就可以拔開「埤巖拴」上面的木樁,讓水透過中空的石柱、流到下方的石砌涵洞,再送進下方田區。

好久好久以前設置「埤巖栓」時為了放入下方的涵洞,其上方土方曾經挖開後再回填成岸,所以相較容易漏水,必須特別在涵洞上方的埤塘邊坡製作擋水石堤 。 眼看農事師傅已經捲起衣袖示範,身為小學徒的我們還不張大眼、動動手、好好學~
修復步驟

探探潭潭潭

連日的雨讓溪水面積擴大,連帶也擴張溪裡生物的活動地盤,讓前些日子限縮的活動空間,鬆綁了許多,完全可以想像溪中的生物大搖大擺的樣子。

我們的溪流調查員把握今年溪流調查的尾聲,再過兩週,就算身上多加一層厚皮(防寒衣),也無法在溪裡久待觀察,讓身為恆溫動物的溪流調查員,只能羨慕的看著變溫動物們依然優游於溪中。

而在溪「趴」久了的調查員,也逐漸歸納出幾個觀察,鱸鰻老是愛躲在潭頭的石縫中,可愛鰕虎總是待在潭的邊緣,潭中間總是流線型的魚兒衝來衝去。

生物們好像有些偏好,似乎與棲地環境有關❓
一探究竟

環教主題教材出借服務

人禾自有教材,每年一產出,至今年度已累積出版多套環境教育教材,過程收到不少迴響,也聽到了教學者的需求。因而,我們決定提供教材與教具出借的服務,透過環境教育教材的共享管道,讓教學場合中的實際應用能激發出更好的學習樂趣與效果,而這也是教材被設計出來的初衷之一。

教材出借服務自10月份開始,出借免費,以下列出教材選項、學習主題與教學適用對象:
🐦自然鳥不起|盒裝桌遊:鳥類特徵與棲地、生物多樣性,6歲以上適用。
💧水森活地圖|盒裝桌遊:水循環與水資源議題,7歲以上適用。
🐟極限登山魚|盒裝桌遊):溪流魚類生態與環境議題,10歲以上適用。
🌾跟著節氣看耕地|盒裝桌遊:節氣與農產農事,10歲以上適用。
🌾田田有意思|三冊書籍:基改、食物里程、小農生活、土地價值等10個教案。
遊戲帶動思考

林場小學堂

你能想像自己常用的物品有哪些是和森林有關的嗎❓從洗澡的沐浴乳、每天穿的衣服、生病會吃的藥品一直到家俱、空氣清淨劑、碗盤花瓶,各式各樣的物品有些是成分取自森林產物、有些是設計靈感來自森林生物,甚至有些展現出來自森林最直接的樣貌──木製品。

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營隊活動的孩子,從一片葉子🌿、一棵樹開始,到走進森林以五官感受、模擬氣候變化進行森林功能實驗、體驗育苗工作,甚至走進羅東鎮巷弄,和熱情的商店老闆互動。五天的營隊活動,讓原本覺得「森」不關己的孩子們,發現這一片片的綠意盎然,其實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。
森林怎麼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