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期 生活中穩定自己的節奏 ∙ 來部好影片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:
 
近期疫情的衝擊變化,周遭不少好朋友的生活步調也再次緩慢下來,面對這暫時的停歇與挑戰,我們祈禱大家都健康平安,也希望持續與您分享好消息:包括【和禾歲記】影片完整版已線上播出,希望片子能陪伴大家渡過這段時光:在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、或享受隨遇而安、或自我調養生息的時光中,因著山村人與環境和諧共好的實例,您將更理解並尊重土地。

此外,我們首次推出「桂竹林地經營工作坊」,邀您來到山村樸實無華但又如此貼近大地的日常中,學習桂竹林地的伐疏撫育,投入您的專注於指間中,用手、用心,只為編織🌾

【田埂有腳印,是誰?】

每年的春耕插秧前,貢寮水梯田的田埂、田壁都必須先除草,沿著田埂內緣用鋤頭削除泥土與植物,用「鐵鍘」貼上厚厚的泥漿,再用鋤頭細細地抹平,待乾燥後就成為了「新一代防水層」,能夠將水好好蓄在水梯田裡,修補田埂的功夫到位,對於田區蓄水及涵養水源有其重要性。

新糊好的田埂濕濕軟軟,當小動物們來到田裡覓食與活動,就會在濕軟的田埂上留下腳印👀。我們欣喜地記錄下這些神祕的印記,這是農人與林緣動物專屬的默契(嗨,阿獴是你嗎?),也是初春田埂上的季節限定,猜猜是誰曾光顧我們的水梯田呢?
誰來巡田

▚ 和禾影展 ▞​隨四季自在地輪轉

原本只在水梯田現場才看得到的【和禾歲記】,終於線上公開了!短短30分鐘,有著和禾精彩的農事與生態風貌,也將貢寮田間人與天地萬物共存共好的故事記錄下來。這部片子由金鐘攝影-李偉傑先生長期影像記錄;來自范欽慧女士的腳本策劃與收音;柯榮發先生的飛行攝影;彭書禹先生為本片創作配樂;盧妍均女士把對自己家鄉的熱愛描繪成插畫...等重要幕後團隊,以及來自林務局 、 Aveda 支持,共同完成了此片的保育發行。

尚未完整看過,或常來草嶺古道或桃源谷的朋友,請別錯過本片喔。一起了解座落健行路線周遭的聚落紋理,讓旅遊的意義,可以從點到線、從線到面~並珍惜農民們的默默耕耘。
感受土地的美好

【我就是看得到你🐍 唐水蛇】

前幾天我們的生態調查員,到三芝7處田區進行夜間調查,調查唐水蛇及蛙類的數量與活動情況。走著走著,竟然發現水面有一隻探出半顆頭,望向調查員的小唐水蛇~🐍看了探出頭的小唐水蛇照片的當下,有朋友好奇地問:小唐水蛇在水下的身體呈現什麼姿勢?又是如何進行呼吸、進行氣體交換呢?哇!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!
我是公民科學家

【桂竹林地經營工作坊】

中餐吃的桂竹筍、小孩玩的竹水槍、媽媽盛物用的竹籃子,從吃的到用的,都可以從家旁邊那片竹林裡隨手抽出來。林間理貨,徒步物流,日常用材免費到府,生產自用一條龍,這就是山村樸實無華的平凡日常。

在塑膠製品還不普及的年代,貢寮的桂竹產業盛極一時,竹編製品的銷售遍及全臺。如今雖然竹製品已從家家戶戶的日用品中退場,但竹編的技藝仍纏繞在山村農人的指間。6/11 (六) 桂竹林地經營工作坊,讓我們到竹林地中,一起"披荊斬棘"清理竹林地,並向山村農人學習竹編的手藝,帶回屬於自己的貢寮桂竹製品。
立馬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