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期
品味羅東林場,直擊環境的變遷與挑戰

🌎親愛的朋友,收信平安 :
 
多年來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「夜探林場」特別企劃活動🙌,即日起開始受理預約報名囉!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生物們正在夜間悄悄行動,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漫步中,你會發掘園區內豐富的生物多樣性,可感受林場夜晚的不同面貌,更認識了生物與自然棲地之間關係!「夜探林場」是我們一起學習生物觀察技巧與正確態度的絕佳選擇 !

本期也帶您來到人禾所在的宜蘭縣員山鄉,看看這片擁有珍貴水資源的所在,有著哪些記憶中的資源利用與生活連結。緊接著,我們要走更遠的路,到田寮洋,到阿里磅農場,持續關注這些國土生態綠色網絡據點的保育行動與生態監測。

2022親子特別活動,林場的四季面貌

是誰 ~ 在夜晚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裡閃爍著微微亮光?又是誰 ~ 在漆黑的水池裡低鳴?或是聚集在大樹餐廳享用大餐?!這是羅東自然教育中心2022「親子系列活動」的首部曲 -「夜探林場」🌿,即日起開放報名啦!

我們依據季節的變化,推出了三種最符合時令的親子活動,除了「夜探林場」,還有「池畔賞鳥趣」及「木要這樣玩」,邀您與家人、孩子,或與好友們揪團,一同來林場體驗夏夜的驚奇、覺察飛鳥的美麗,以及動手作出溫潤有趣的木玩具!😊
一起共學

【你家門前有小河嗎】

蘭陽平原起伏大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沖積扇地形,也成為影響地下水文品質的重要因素。人禾所在的宜蘭員山有著「水的故鄉」💦美稱,眾多的埤湖,如 : 望龍埤、雷公埤、雙連埤、大湖等擁有質優的天然湧泉,而豐沛潔淨的湧泉流過這片土地,有什麼特別之處,在常民生活中又扮演了什麼重要角色呢?
邀請您跟著我們的步伐,攜手城鄉潮間帶與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的在地導覽員們,一同走進社區,在蜿延的鄉野小徑中,聽聽過往的故事,感受清澈泉水的沁涼,也一解水水之謎。
湧泉之謎

【台北赤蛙的迷宮】

每一次生態保育策略的規劃,都需要仰賴生態調查的分析結果。為使🐸台北赤蛙🐸的族群量穩定並增加,我們在石門阿里磅農場區域的重要工作目標包括了:建立台北赤蛙擴散廊道,讓阿里磅農場內的台北赤蛙擴散到附近的田區或更遠的區域 ; 以及在阿里磅農場內,營造更健康的繁殖棲地,例如: 移除造成濕地陸域化的水芙蓉及人厭槐葉蘋等外來種水生植物。
這次我們希望釐清的是台北赤蛙利用的「生物通道」型態,探究在天氣漸回暖,即將進入繁殖季高峰的5、6月,活動量越來越大的台北赤蛙,他們移動的可能路徑。請跟著我們的生態保育調查夥伴,一同走入這特造的迷宮中,樂觀期待,發出尖叫吧!
赤蛙迷宮

與"藻"抗戰 - 外來種「 粉綠狐尾藻」篇

眼前這片綠油油的綠毛毯,難道是新的網美打卡熱點嗎?其實這是幾周前的田寮洋水田,而看似舒適柔軟的綠毛毯名為「粉綠狐尾藻」,很多人問 : 前兩年來田寮洋沒看這麼多粉綠狐尾藻啊 ? 其實在整潔如新的背後,早年田寮洋的農民普遍用除草劑克制藻的蔓生,但自從國土生態綠網在田寮洋推動,友善水鳥的在地耕作行動逐步拓展,田寮洋水田施用除草劑的”習慣”,也與時俱進地換成了人工挲草、除草。

這是場與藻爭地的長期抗戰,且看辛苦的農民朋友們的努力,請為他們喝采💪 !
了解更多